美髮範

位置:首頁 > 髮型大全 > 古代髮型

古代男子髮型變遷

中國古代男子的髮型是四方髻,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滿清當然除外),比如戰國、秦、西漢是前面類似中分,頭上的髮髻略向左偏。再就是不同的時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髮髻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塊麻布,有的繫條布帶,還有時什麼也沒有,或者散成馬尾辯狀(一般是囚徒或者市井乞丐,絕非大俠、公子帥哥的髮型)。    但是我想着重談談後面,也就是到底是披散着頭髮,還是後面的頭髮也像前面後四周一樣束起來。    毋庸質疑,大多數正常男子,都應該是束起來的,無論貴族、官吏,還是良民。究竟什麼人披散着後面呢?事實是除了當今的古裝影視劇,很少有人這樣,什麼人這樣呢,大概有:1、道士,也不是何時何地的道士都這樣的髮型,南方天師道的道士們做法的時候,有時披頭散髮,魯迅曾在其藤野先生中説留日清國留學生解開發辮,後面像道士劉海蟾。還有金庸的射鵰中郭靖初見尹志平居然不知是男是女,就因為他沒見過道士,男人怎麼能披散頭髮呢?説明道士有時是披散頭髮的。    再就是江湖上的流浪漢,或者部分被稱為遊俠的傢伙,好有乞丐,懶得或沒人給他們收拾,於是披頭散髮,落得瀟灑。    還有就是未成年的少年,可能前面的頭髮束起來了,後面的還沒長太長,不容易束到一起,於是暫時披散。比如紅樓中的寶玉,沒人覺得不爽。    現在的歷史影視劇除了極少量的(大明王朝1566、四大名著、90年代以前的絕大多數古裝片)之外,不知道是所有的導演、服裝就是喜歡披頭散髮,還是覺得把髮套後面的頭髮也紮起來太費事,還是壓根就覺着這樣是對的,就是不肯改正。    要説大俠、浪子、少爺、乞丐、道士、披頭散髮也可以,哪怕一般百姓不戴帽子的都可以,最起碼官員不應該吧,可我們見到頭戴烏紗披頭散髮的官員太多,不説戲説、娛樂的古裝片這樣,就連央視播出的號稱證正劇的《鄭和下西洋》《貞觀長歌》也有部分官員如此打扮,不倫不類,不人不鬼的。    棒子經常通過拍古裝片意淫自己的歷史,同時醜化中華。我們很不爽,片中棒子對本國的歷史人物的裝扮服裝精心設計,一絲不苟,但是如果其中出現中國人,那就不一樣了,無論唐使還是明使,一律頭戴古里古怪的烏紗,同時披頭散髮,吊兒郎當的。(可參見大長今和神機箭等韓片),也不全怪棒子,人家可能也沒少觀摩中國的古裝片的造型)   很小的時候就看過許多香港武打錄像片,所有清朝背景的全不剃頭,前臉和明以前一樣(但是絕不像現在的瀟灑古裝片一樣前有隨風飄揚的好像三七分頭一樣的),後面託條鞭子,同時後面也披散着。    為什麼,可能當年香港影人討厭清代,覺得陰陽頭太難看,於是前臉是不剃頭的。    滿清題材的片子倒是要髮型有髮型,要服裝有服裝。真對得起大清。對清以前的很少下這麼大功夫。

古代男子髮型變遷

 任何國家,無論歐美日韓都較少拍攝古裝題材影視,但是一旦開拍基本都是大製作,都很考究的(即使不符合實際,也力求好看,比如盔甲鮮明的特洛伊,還有意淫的日韓古裝劇),而且一旦拍完,在該國的收視率都很高,遠遠超過大多數時裝劇。,中國的清前古裝片的髮型,我一看見披頭散髮的,尤其官員散發,我就不願意看了,雖然我很喜歡看歷史片。   其實真正的古代男子的髮型也不可能像我所想象的那麼標準規範,就是四周的頭髮都一絲不苟的盤在中央,包括後面的,要知道有兩個原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長出的頭髮不能經常剃掉,而且廣大勞動人民是沒有閒工夫使勁規矩頭髮的,差不多盤起來就是了,後面的頭髮也像歷史書插圖那樣(多是貴族、官吏造型)沒有雜毛露出不太現實,但是絕不可能所有人裝酷(現代眼光)披散着頭髮,而且現在的影視劇中是從頭頂一直披到底,後面看從頭頂一直到肩膀好似飄柔廣告,越發雷人,真要披髮,我看也應該從後髮際開始,後面的頭髮大多數盤在頭頂,最下面部分不太講究的就披散下來也成,而且後面頭髮長的相對還快些,來不及束起來就散在後面,但絕對不可能太長,最長也就把脖子蓋住就行了。80年代香港古裝片或武俠片大多數是這種髮套造型。

標籤:髮型 變遷